20年前,
哥以为森林公园是光谷的尽头,没想到他只是光谷的起点;
开了挂的光谷板块,不断向东漂移。
10年前,
九峰乡是光谷东,现在已然是光谷中。
光谷,跨过山和大海,穿过人山人海,越过绕城高速,超过武汉地界,抵达葛店、左岭、红莲湖。
那么光谷东,到底是光谷东区,还是光谷的东边?
势头正盛的红莲湖,
或许终将捅破“光谷东”这层窗户纸。
01
*初的光谷,指吴家湾围绕邮科院的11平方公里范围。
现在为止,经历6次扩容。
*有方向意义的,是*次。
——1999年6月,武汉发出《关于将洪山区钢铁等村移交东湖开发区托管的通知》,将洪山区所属的钢铁、群英、关山、曙光村交由光谷托管。
洪山很早学中关村,在广埠屯cosplay电脑一条街。
膨胀的光谷在20年前,面临一个抉择——向华工方向扩展,还是向武大街道口方向走?和广埠屯连成一片?
往街道口方向扩容,鲁巷到街道口之间也有广阔土地空间腾挪,还能跟主城区关联。
这条路看起来很合理,可是武汉选了另一条路。
武汉的算盘——
借光谷光电子产业,继续外扩,带动武汉向东的城市化突围。
这是城市野心的选择,卖白菜的时候就开始操卖白粉的心。
洪山于是留下武汉*一片老破小、城中村(鲁巷-街道口),毫无保留把关山向东*干净的土地,交给光谷去飞。
至于后来的光谷扩容,托管江夏郑桥、茅店或者佛祖岭,以至于现在开始笑纳武汉之外鄂州的葛店、梁子湖、红莲湖一带,不过是延续20年前确定的方向。
在光谷的快速发展时期,边界以南至庙山、东至流芳,富士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企业,光谷天地成为第二商业中心。
进入到突变期,开了挂的光谷已超出武汉的辖区范围,延伸至鄂州。
梳理了下光谷从开发区到产业绵延带的发展脉络过程:
首先源自龙头企业,进而催生出产业的聚集发展,逐步延伸至接壤的其他行政区,*终形成一个横跨多个行政区的产业绵延带。
现在,你有没有觉得当下的光谷东,是一个即将过时的定义?
02
一千个读者,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
一千个武汉市民,会有一千零一个对光谷东的印象。
是森林公园、九峰山?是生物城、中心城,还是葛店和左岭?或是红莲湖?大多数人,傻傻说不清楚。
这个话题极具开放性,搁东湖论坛吵个三天三夜,也吵不出个共识。
光谷的定义和内涵,隔两年都会发生一场变化。
严格来讲,光谷并不等同于江岸、江汉、洪山、江夏这类行政区,作为技术开发区在土地、税收方面与原有行政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譬如光谷至今也要向洪山区和江夏区共享部分税收。
同时,光谷并不是一个具备稳定边界的开发区,在当今上至中央、下至地方不同政策的激励下,光谷已超出洪山区、江夏区所赋予的传统行政边界,成为一个产业绵延区的概念。
光谷即将冲到长江边,光谷东,未来可能是“光谷中”。
说他未来会是光谷中心,因其两翼是世界级的芯片产业和世界级的物流空港。
哥举一下实例:
长江存储,作为国家存储器基地,担负着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重任,仅1号厂房的总投资就超过200亿美元,计划2023年前后能在全球市场中获得20%的占有率。
长江存储所生产的存储器大规模入市,将把存储芯片拉到白菜价的水平,你身边的U盘、移动硬盘价格将大幅跳水。
顺丰国际机场,总投资610亿元,规划用地75平方公里。将成为全球第四个、亚洲*个专业货运机场;计划2020年建成,2021年投入使用,预计到2025年,年货运吞吐量达到245万吨。
哥再做个类比,便于解释这个航空货运吞吐量的规模:
2017年天河机场的货运量为18.5万吨,一列100节车厢的重载列车载货量为1万吨。按照顺丰机场的发展规划,2025年的货运量相当于2017年天河机场的13倍,相当于245列100节车厢的万吨级重载列车。
长江存储之所以建设在武汉与鄂州的边界上,也因顺丰机场的原因:长江存储目标是占领全球市场,依赖于航空物流设施所建立起的全球供应链网络。
哥大胆以为,武汉的临空产业,当前名声在北;
但论实质,未来还是要靠今天的光谷东。
- 是时候,该捅破光谷东的窗户纸了